市場概述:2022年開張的自主品牌,居然如此精彩,這是讓業(yè)內很多人不曾預料到的。特別是本月,比亞迪以插混“成本大法”首次雙登頂(當月和累計),風頭一時無兩。多年來一直徘徊在年銷三五十萬輛的比亞迪,今年一飛沖天,100萬輛也可望可及,可謂“老淚縱橫”,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不過,今年黑天鵝亂飛、灰犀牛亂跑,俄烏戰(zhàn)爭、“妖鎳”事件、疫情反復一個接一個,顯然2022年日子是絕對不好過的。比如,2月份“缺芯”依然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至少,蘇州博世的停產(chǎn),連累了長城、吉利、長安三個領軍品牌。此外,因為“妖鎳”的巨幅漲價等影響,新能源車企們強勢依舊,但在原材料成本壓力下,開始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漲價風潮。所以,目前看來,保證供應鏈的安全已經(jīng)成為重中之重。當然,對于自己就造“芯”、造電池的比亞迪來說,確實不是個事。
具體到車企,行業(yè)關注度極高的造車新勢力領軍“蔚小理”邁過十萬輛大關后,今年各有各的挑戰(zhàn)和困難,但仍然一馬當先。反觀華為,在自帶流量的熱度下,雖然問界M5開始慢慢“上軌道”,卻似乎很難撐起目標30萬輛的野心。而跟“毫無股權的合作方”華為關聯(lián)起來的極狐ARCFOX更是寂寞無比,很顯然“自己養(yǎng)的孩子更親”。當然,現(xiàn)在說極狐不行了還太早,但無論是從戰(zhàn)略到技術,堆配置、找代工的極狐確實是很尬。
其實,隨著電動化、智能化時代的縱深發(fā)展,自主品牌轉型之路也越發(fā)清晰。就在前天的第八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講道,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加入,中國燃油車市場競爭會更激烈。未來3~5年,會有80%的中國品牌關停并轉。
所以說,東風風神和啟辰等通過奕炫、D60等產(chǎn)品走出復蘇曲線畢竟還差點意思,極氪、小康和華為的AITO,才是未來的發(fā)力點。再看歐尚的Z6,直接就用無人駕駛開上舞臺“秀肌肉”。這都是正在發(fā)生中的“小趨勢”改變。自主品牌的棋局,正在展開波瀾壯闊的新篇,還是那句話,“等著瞧好吧,您吶!”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news/qiye/171366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vlxuusu.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