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當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拋出他的預測,“單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會突破50%大關。”瞬間,遭到了許多質疑者的口誅筆伐。
大家普遍認為,上述觀點太過激進。畢竟,彼時傳統(tǒng)燃油車無論勢能還是銷量,都依舊維持在還算可觀的水平線上。前者想要將它迅速的徹底掀翻,無疑像極了天方夜譚。
但不久前的7月,或許誰都沒有料到,拐點會來的如此之快。放眼整個大盤,新能源車真真切切的創(chuàng)造了歷史,零售滲透率首次突破50%大關,達到了令人振奮的51.1%。
顯然,明晃晃的數(shù)字不會說謊,王傳福沒有食言。
而之后的8月,新能源車繼續(xù)維持著向好勢頭,零售滲透率更進一步攀升至了53.9%。必須承認的是,洶涌而來的潮水變得無法阻擋。傳統(tǒng)燃油車,又迎當頭一棒。
殊不知,剛剛過去的9月,今天文章的主角再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什么叫做——格局已定。因為,含金量滿滿的零售滲透率連續(xù)3個月突破50%大關,達到了53.3%。
雖然相比8月微微有所降低,但這一點點完全能夠忽略不計。另外,縱觀整份成績單,還有許多值得分享的亮點。
“油箱”依舊好使
本段開篇,首先亮出一組數(shù)據(jù)。9月,傳統(tǒng)燃油車零售銷量為99萬輛。乍一看,不算太差。但望向更深處,出現(xiàn)了同比22%的下滑。而1-9月,傳統(tǒng)燃油車累計零售銷量為844萬輛,同比下滑同樣達到了16%。
總之,頹勢不可逆轉。
由此轉換視角,9月新能源乘用車共生產(chǎn)121.9萬輛,同比增長51.5%,環(huán)比增長16.2%。2024年1-9月累計共生產(chǎn)785.9萬輛,同比增長32.8%。
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fā)銷量達到123.1萬輛,同比增長48.1%,環(huán)比增長17.2%。2024年1-9月累計批發(fā)銷量達到790.1萬輛,同比增長33.7%。
9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12.3萬輛,同比增長50.9%,環(huán)比增長9.6%。2024年1-9月累計零售銷量達到713.2萬輛,同比增長37.4%。
9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0.5萬輛,同比增長19.3%,環(huán)比增長6.0%。2024年1-9月,累計出口96.8萬輛,同比增長30.2%。
綜合來看,欣欣向榮之下與傳統(tǒng)燃油車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反觀新能源車廠商批發(fā)滲透率,則最終停留在49.1%,較2023年9月的33.9%,提升15個百分點。
讀到這里,或許會有人問,“為何今天文章的主角單月批發(fā)滲透率要低于零售滲透率?最近都是如此?”關于答案,只想說:“站在某些主機廠的利益角度,傳統(tǒng)燃油車確實還有存在的必要,可終端消費者們卻用真金白銀給出了他們的選擇。
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是,9月純電動批發(fā)銷量達到72.3萬輛,同比增長27.1%,環(huán)比增長22.5%;9月狹義插混批發(fā)銷量達到39.4萬輛,同比增長102.2%,環(huán)比增長12.3%;9月增程式批發(fā)銷量達到11.4萬輛、同比增長68.4%,環(huán)比增長4.5%。
簡單統(tǒng)計得出,9月新能源批發(fā)銷量結構中,純電動占比為59%、狹義插混占比為32%、增程式占比為9%。作為參考,2023年9月批發(fā)銷量結構中,純電動占比為68%、狹義插混占比為23%、增程式占比為8%。
雖然聽起來有點諷刺,但目前“油箱”在整個大盤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中,仍然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換言之,隨著時間的繼續(xù)推移,狹義插混與增程式組成的產(chǎn)品陣營,或將與純電動直接平分天下,共同猛攻傳統(tǒng)燃油車。
而9月,批發(fā)銷量超過2萬輛的車型增長至23款,比8月提升足足7款。
其中,前十名分別為:比亞迪宋的62,030輛、特斯拉Model Y的51,152輛、比亞迪海鷗的43,425輛、比亞迪秦L的43,006輛、比亞迪 海豹06的42,300輛、特斯拉Model 3的37,169輛、日產(chǎn)軒逸的35,571輛、比亞迪秦的32,779輛、比亞迪元的31,515輛、吉利星越的28,913輛、奇瑞瑞虎8的28,090輛。
以及五菱繽果的27,806輛、比亞迪宋L的27,105輛、大眾速騰的26,206輛、五菱宏光MINI的26,121輛、理想L6的25,393輛、比亞迪漢的24,525輛、大眾帕薩特的23,280輛、奇瑞瑞虎7的23,022輛、大眾朗逸的23,011輛、吉利博越的22,018輛、豐田鋒蘭達的20,598輛、比亞迪海豚的20,346輛。
毫無疑問,我們眾所周知的兩位“大魔王”誰也攔不住,而由它倆所引領的電動化烈火還在越燒越旺。
“油車”何去何從?
實際上,正是因為見證了9月批發(fā)銷量超2萬輛的車型中,類似日產(chǎn)軒逸、大眾帕薩特、大眾朗逸、豐田鋒蘭達的名字赫然在列。
心中不禁產(chǎn)生新的問題,也是本段的小標題。
關于答案,只想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得益于中國足夠的幅員遼闊,終端對于傳統(tǒng)燃油車的需求肯定不會完全消亡,而這恰恰給了上述多位老牌勁旅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的窗口。”
不過,理性客觀的講,按照目前新能源車對于消費者心智的占領力度,能夠最終留在牌桌上的傳統(tǒng)燃油車還是少數(shù)。至于更多根基本就松動的羸弱者,只會被迅速不留情面的淘汰。
并且,需要知曉的是,繼續(xù)拿9月成績單為例,自主品牌的零售銷量為134萬輛,同比增長25%,環(huán)比增長11%。份額占比則為63.5%,同比增長10.1個百分點。而眼下,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已經(jīng)達到74.9%。
種種跡象表明,自主品牌漸漸掌握了中國車市的主動權,而新能源車便是它們手中的最奏效的利刃。而到今年年底,甚至不排除前者位于整個大盤的份額占比沖擊70%的可能性。
屆時,傳統(tǒng)燃油車的處境必定會變得愈發(fā)嚴峻。
反觀今天文章的主角,借勢在零售滲透率穩(wěn)定邁過50%大關后,預計將朝著60%大關逼近。而隨著該項數(shù)據(jù)的不斷提高,整個大盤游戲規(guī)則重塑的速度,將遠遠超出大家的想象。
奈何,就過往經(jīng)驗,每當出現(xiàn)新事物要替代舊事物,總會受到某些巨大的抨擊。新能源車對于傳統(tǒng)燃油車的迭代也不例外。
其中,最尖銳的一種聲音認為:“目前的中國市場,新能源車正在以極為不健康的方式瘋狂內(nèi)卷。主機廠沒錢可賺,尤其是合資品牌,只能叫苦苦練練?!?/span>
對此,只想反駁道:“弱者才會天天抱怨,真正的強者則在拼盡全力適應新的玩法,并進一步鞏固自己的領先優(yōu)勢?!?/span>
反正在我心中,一直堅定不移覺得新能源車就是毫無爭議的未來。絕不是危言聳聽,往后的整個大盤將會越來越資源集中、贏者通吃。
借用王傳福的另一段話, “當下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車企在未來3-5年如果沒沖上去,就沒機會了?!?
總之,金九之后,讓我們銀十見分曉。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news/qiye/250031
以上內(nèi)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vlxuusu.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