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題:
冬季快充為何變的慢很多?
網友回答:
真會玩車
新能源電動車的發(fā)展導致了電動車動力電池的需求量暴增,但就目前而言動力電池技術依然是制約純電動汽車發(fā)展的,由于電池的物理特性電池的快充也會由季節(jié)的原因會變慢,有些電動車的在使用快充的時候,充電電流比夏天低多了,而且時間也會長很多,大家都知道手機這類小的產品在冬天特別是在戶外低溫會使電池活性下降。

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也是一樣,隨著溫度的下降電池活性也會下降,最明顯的現象就是充電電流下降、充電時間變長,那么低溫到底對純電動車快充造成了什么影響。
電池充電會有哪些限制
冬天和夏天的充電速率確實有很大差別,究其原因是冬天動力電池溫度很低,造成電池活性衰減,充電速率下降。其實這個問題高中的化學知識就可以解釋,知道電池充放電的過程,本質就是電池內部通過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來實現電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定向轉移。以當下主流的鋰電池為例,雖然種類五花八門,但是大體的構造無外乎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充電的過程,基本上就是鋰離子從負極脫出,穿過隔膜和電解質,擴散到達正極的過程——擴散速度自然就成了充電速度的關鍵。
理論上,的確可以通過加大電流來提升充電速度。但是電流太大的話,電池內部鋰離子的擴散速度跟不上電子擴散速度,就會導致電子-離子運脫節(jié),影響電池性能,能夠達到的充電容量也相應減少,電池的壽命就更是慘不忍睹了,甚至會有起火爆炸的危險。
鋰離子電池的擴散速度和溫度及材料結構密切相關
首先是溫度,一般來說溫度越高自然是擴散速度越快,但是溫度過高的話也會導致電池壽命降低,充電安全性下降等問題。但是溫度過低也是不行的,氣溫過低電池中的鋰元素會發(fā)生沉淀從而導致內部短路,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一般0℃時磷酸鐵鋰電池的容量大概只剩下60~70%左右,到了-20℃時就只剩下可憐的20~40%了。所以在氣候寒冷的北方冬季,電動車必須要有給電池模組加熱的功能,由此耗電自然也更快。

材料
不同的材料擴散能力差距非常大,像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NCM、NCA等都是性能很不錯的正極材料,而后兩者也是當下性能最好、應用普及度比較高的兩種材料了。這也是如今的鋰電池以正極材料命名的一個重要原因。
電池行業(yè)
在電池行業(yè)的領域,通常會用充放電倍率來描述充電速度和電流大小的關系,譬如1小時充滿電池時的速率稱為1C,只需30分鐘的速率則稱之為2C,如此類推,超過1C就可以稱為快充。如今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速率普遍可以做到1C-3C,最高大概可以去到5C,但是相比起動輒10C的放電速率自然還是要差很遠。
如果你是一個電動車用戶,想要盡可能節(jié)約充電耗時的話,盡量不要動輒把電量用到10%以下,充電的時候也不一定非要充滿,達到90%以上,或者能夠滿足你下一次出行需要的里程數就足夠了。
解決各種電動汽車疑難雜癥,有問必答,歡迎評論留言吐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知識官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ask/10151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duoma@d1ev.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