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完備的汽車經銷商體系,就是各大車企賣車的強勁助力。有例為證,華為加持下的問界,其銷量之所以不斷攀升,很大一部分功勞,就是來自華為彪悍的渠道能力。
很顯然,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原有的市場邏輯、賣車邏輯。以至于,最靠近消費者一端的銷售渠道,也開始“五花八門”起來:
傳統(tǒng)車企始終堅持的4S店經銷商模式,特斯拉、蔚小理等助推的直營店模式,以及4S店和車企“合營”的商場模式……
實際上,各種銷售渠道模式,各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短板。但不會改變的一個事實,新時代潮流的沖擊下,渠道改革,勢在必行。
日前,據晚點Auto消息,長城汽車內部正在探討鋪設新能源直營門店的方案,目前已開始招聘相關人才。曾在理想汽車工作的馮復之,將負責整個新能源直營項目。
如果該消息為真,至少會引發(fā)3大討論:
其一,長城現在布局直營,晚不晚?
其二,長城新能源直營,誰當出頭鳥?
其三,4S店經銷商模式與直營店模式如何平衡?
直營模式,勢在必行
新能源汽車時代的風向變化太快,尤其是“價格戰(zhàn)”行業(yè)背景下,稍有不慎,就會跌落牌桌。自游家、威馬、愛馳、高合等,曾經紅極一時的造車新勢力們,之所以淹沒到時代的浪潮之中,不外如是。
但想要證明自己實力,首先繞不開的就是銷量問題。
全民自媒體時代,信息大爆發(fā),認識到一款車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觸手可及、真實體驗。
特斯拉也好,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也罷,更愿意通過直營門店的方式,觸及到更多的消費者,進而擴大銷量入口曝光度,就是這個道理。
時代始終向前,不進步就會被淘汰。所以如果你要問長城新能源現在做直營店晚不晚?個人的答案很簡單: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如果仔細對比長城汽車旗下的各大品牌,哈弗、魏牌、坦克、長城皮卡均有自己的新能源混動車型,但卻只有歐拉品牌主營純電,而且“兼并”沙龍之后,歐拉的想象空間也變得更大。
對于直營店而言,當然是純電車型更具優(yōu)勢和靈活性。這一邏輯之下,歐拉品牌成為長城汽車渠道變革“先鋒”的可能性,并不小。
只不過尷尬的一點在于,長城汽車旗下的各大品牌,都依托原有的經銷商模式,歐拉也不例外。沙龍的直營店,也在整合到歐拉之后,更改為歐拉授權經銷店。
退一步講,如果歐拉開啟了直營模式,就勢必會與現有的經銷商體系沖突,進而導致利益分配不平衡,引發(fā)更多的連鎖反應。
哈弗、坦克、長城皮卡各大品牌的問題一樣,如果采取直營模式,就需要花費更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平衡經銷商體系和直營體系。
這樣的背景下,魏牌新能源開展直營的幾率,反而更大。
據了解,魏牌目前并沒有獨立的經銷商網絡,而是由一套經銷商體系同時承擔坦克、魏牌新能源2個品牌的交付和服務職能。
而且魏牌新能源又很是特殊,不僅承擔著整個長城汽車品牌上升的重擔,還代表著長城汽車的未來發(fā)展方向。近幾年,魏牌新能源的銷量持續(xù)下跌,更迫切需要直營模式,打一針“雞血”。
只不過這里依舊令人擔憂的一點,魏牌新能源現有的車型,是否能夠與直營模式“水土相服”?
做渠道,就是做服務
“我們是To B思維,完成市場調研后,告訴經銷商該怎么做,然后由經銷商來直面用戶。以To B的思維去踐行To C,這是錯誤的?!?/span>
就像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說的那樣,用To B的思維,干不好To C的事兒。
因為不管是直營店,代理店還是傳統(tǒng)經銷商4S店,其本質上都是渠道,渠道的本質就是提供服務,提供大部分消費者想要的服務。
現在眾口難調的社會,想要做好服務,真的很難。
特斯拉,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的助推,改變了人們對購車方式的選擇。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跨界進入汽車市場,更是為消費者,帶來別樣的汽車購車體驗。
求穩(wěn)的長城,不可能斷舍離掉原有的經銷商體系,哪怕有直營模式的意向,也只可能是2種模式共存。
2種模式共存的好處多多,比如可以更快地鋪開商場門店,觸達到更多的消費者與地區(qū)。還可以減少車企壓力,將精力放到技術研發(fā)和生產制造。甚至可以借助經銷商,把銷量數據拉得好看些。
但另一角度,2種模式畢竟不是同根同源,一個代表著經銷商利益,另一個代表車企利益。如此情況下,有利益沖突,在所難免。
所以,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如何統(tǒng)一建店標準,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毫不避諱地說,直營店的裝修環(huán)境、服務,就是比傳統(tǒng)4S店要好。銷售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換言之,如果這些“硬裝”層面都得不到統(tǒng)一的話,更不要說統(tǒng)一售價、統(tǒng)一營銷等“軟裝”層面的事情了。
此外,直營模式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讓車企更接近消費者,切實了解到消費者的消費意愿。而不是一拍腦袋,按照一份不知道從哪里拿來的調查問卷,盲目“答題”。
夸張點說,做好直營模式,就是能夠大大提高車企的應變能力。尤其是面對市場的變化,也能及時做出相應的動作,而不是遲遲難以動身,一個命令轉達好幾個部門。
很開心能夠看到,長城汽車為了新能源汽車時代,所做出的種種改變。諸如,長城營銷中臺的建設,將品牌宣傳收歸一處,統(tǒng)一調配;也包括此次銷售渠道的“大改”,為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轉型,帶來更多可能。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24年首月,長城新能源汽車迎來開門紅。
銷量數據顯示,1月份長城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24988輛,同比增長295.82%,實現了新的跨越。
而經歷渠道“大改”的長城,必然能夠助力新能源銷量的再次攀升;雖然那個未來,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news/qiye/21857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vlxuusu.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