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特斯拉Robotaxi服務將擴展至拉斯維加斯、休斯敦及邁阿密等五城;FSD有望明年2月或3月左右在中國獲得全面批準
IT之家11月9日消息,特斯拉確認其Robotaxi服務將繼續(xù)擴張,未來數月內將進駐美國五座新城市,包括拉斯維加斯、菲尼克斯(鳳凰城)、達拉斯、休斯敦及邁阿密,這將使服務覆蓋范圍擴展至美國更多主要城市。公司曾表示,計劃于今年年底前使該服務覆蓋全美半數人口。特斯拉的這項網約車服務已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和加利福尼亞州灣區(qū)推出,根據不同地區(qū)的監(jiān)管法規(guī),運營模式有所差異。例如,在奧斯汀,車輛可以在不駛入高速公路的情況下無安全員運行;而在灣區(qū),則需配備一名安全監(jiān)督員。
此外,在7日的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CEO埃隆·馬斯克發(fā)表演講,透露了特斯拉的FSD(全自動駕駛)在中國獲得了“部分批準”,并被告知FSD有望在2026年2月或3月左右獲得全面批準。
▍華為引望李文廣:2026年將實現高速 L3 規(guī)模商用,2027年城區(qū) L4 將實現規(guī)模商用
第一電動11月8日消息,華為引望智能駕駛產品線總裁李文廣出席第一屆自動駕駛生態(tài)論壇并發(fā)表演講。他指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接近 50% 用了 10 年,而智能化汽車達到同樣水平僅用了 5 年。李文廣預計,2026 年將實現高速 L3 規(guī)模商用和城區(qū) L4 試點商用;2027 年城區(qū) L4 將實現規(guī)模商用;2028 年無人干線物流將實現規(guī)?;逃谩K岬?,用戶對輔助駕駛功能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以華為乾崑智駕為例,高速輔助駕駛里程占比已超 60%,輔助泊車使用占比超 40%,城區(qū)輔助駕駛里程占比接近 20%,且仍在提升。

此外,華為還針對充電和停車痛點提出解決方案:通過聯動多領域合作伙伴,實現“車找樁”“自動充電 / 返程”,并能在低谷電價時選擇最優(yōu)站點,全程無需車主干預;同時,華為的自動泊車功能可實現準時接駕,支持收藏偏好車位,提升運營商資源利用率。
▍中國組合駕駛輔助技術水平已在國際領先,車輛市場滲透率達62.58%
11月9日,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發(fā)布《組合駕駛輔助技術發(fā)展報告》,指出我國組合駕駛輔助技術水平顯著提升。通過對40余款熱門車型的專項測試,覆蓋高速路、城市道路等多種交通場景,測試結果表明我國組合駕駛輔助技術整體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已能應對大部分行駛場景,技術水平在國際領先。報告還提到,2025年1至7月,我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62.58%。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汽車所搭載的“智能駕駛”功能,對駕駛人來說承擔的是“助手”功能,只是分擔開車壓力,無法像人一樣應對所有復雜多變的交通場景。根據《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我國汽車智能駕駛共分為六個級別,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汽車所搭載的智駕功能均屬于L2級及以下的輔助駕駛。
▌國內
▍消息稱小米汽車部分門店將開放端到端輔助駕駛體驗,該功能支持全程0接管
11月8日,據“新黃河”報道,從接近小米汽車人士獲悉,小米汽車部分門店將于本周末開放端到端輔助駕駛體驗,該功能支持全程 0 接管,這一功能此前未對用戶開放。體驗將覆蓋小米SU7與YU7兩款車型,其中YU7輔助駕駛算力更高,體驗更佳。小米SU7高配版本與YU7算力持平,而低配版本因未搭載激光雷達,算力為84TOPS,功能體驗略有差異。
7月29日,小米汽車官方宣布1000萬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已開始向小米SU7系列推送,支持小米SU7 Pro/Max/Ultra車型。該版本輔助駕駛在加減速、繞行、路口通過等方面表現更自然流暢,乘坐感受更接近老司機駕駛。小米YU7車型全系出廠即搭載1000萬Clips版本端到端輔助駕駛。
▍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消費高峰,購置稅明年起減半
11月9日,央視新聞報道,我國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將從明年1月1日起調整,由全額免稅變?yōu)闇p半征收。這一變化預計將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新一輪消費高峰。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認為,政策調整有助于引導行業(yè)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通過技術門檻推動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業(yè)內人士指出,嚴格的技術門檻將促使車企加大研發(fā)投入,提升產品品質和性能,而非依賴政策紅利進行低成本競爭,從而助力行業(yè)實現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目前,國內多家車企已推出購置稅兜底政策,通常限定為11月底前鎖單,若2026年車輛才能交付,將提供購置稅差額補貼。今年10月,工信部等三部門調整2026-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動續(xù)駛里程應滿足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不低于100公里,進一步提高了混動車型購置稅優(yōu)惠門檻。
▍螞蟻集團已部署萬卡規(guī)模國產算力集群,訓練與推理性能可媲美國際算力集群
11月9日,據《科創(chuàng)板日報》報道,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zhèn)峰會前沿人工智能模型論壇上,螞蟻集團平臺技術事業(yè)群總裁駱驥表示,螞蟻已部署萬卡規(guī)模的國產算力集群,適配自研與各主流開源模型,訓練任務穩(wěn)定性超過98%,訓練與推理性能可媲美國際算力集群,并全面應用于安全風控領域的大模型訓練與推理服務。
螞蟻集團Ling團隊提出一系列創(chuàng)新方法,實現在低性能硬件上高效訓練大模型,顯著降低成本。實驗表明,其3000億參數的MoE大模型可在使用國產GPU的低性能設備上完成高效訓練,性能與完全使用英偉達芯片、同規(guī)模的稠密模型及MoE模型相當。這一成果突破了資源與預算限制,為大模型在資源受限環(huán)境中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國際
▍本田汽車全年利潤預期下調21%:電動汽車成本上升、亞洲銷量下滑、芯片短缺
第一電動11月8日消息,11月8日,據路透社報道,本田汽車將全年利潤預期下調21%,主要原因是電動汽車一次性成本上升、中國及其他亞洲市場銷量下滑,以及安世半導體芯片零部件短缺。本田將2026年3月財年的營業(yè)利潤預期從7000億日元下調至5500億日元,約合255.59億元人民幣。在本財年前半段,本田汽車業(yè)務出現營業(yè)虧損,電動汽車相關一次性支出高達2240億日元,導致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占比目標由30%下調至20%。同時,本田將亞洲(含中國)市場的年度銷量預期下調至92.5萬輛,較此前的109萬輛減少逾一成。
本田執(zhí)行副總裁貝原典也指出,中國車企進入東南亞后競爭愈發(fā)激烈,促使當地廠商通過提高優(yōu)惠或降低售價吸引消費者。本田認識到必須對亞洲業(yè)務進行根本性調整,但本財年至下一財年不會推出新的車型。此外,本田年度利潤預期的下調還包括因安世半導體芯片短缺造成的損失約1500億日元,以及因美國關稅損失3850億日元,約合178.91億元人民幣。盡管如此,本田在北美的本地化生產比例較高,當地混合動力車需求旺盛,有助于緩沖部分影響。
▍荷蘭將歸還安世半導體控制權,關鍵汽車芯片將恢復供應
11月8日,華爾街日報發(fā)文稱,荷蘭政府準備暫停對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管制令,因貿易爭端受阻的關鍵汽車芯片供應鏈迎來轉機。歐摩威(Aumovio)和博世(Bosch)等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已獲準恢復芯片供應,標志著這場供應鏈危機正逐步化解。荷蘭政府預計最快下周暫停對安世半導體的控制令,恢復其中國股東的控制權,以緩和與中國的爭端,維護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的穩(wěn)定。
此次芯片斷供風波始于上個月,荷蘭政府以經濟安全為由,從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手中接管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后,中國方面隨即暫停了相關芯片的出口。由于安世半導體的大部分產品需運往中國進行封裝和測試后再交付給全球客戶,中國的出口管制直接切斷了其供應鏈,引發(fā)全球汽車制造商的普遍擔憂,本田汽車因芯片短缺削減產量并下調年度盈利預期。該外交僵局的轉折點出現在上周中美領導人峰會之后,荷蘭與中國展開“建設性”對話。荷蘭經濟部長文森特?卡雷曼斯表示,相信未來幾天內,從中國運出的芯片將能順利送達安世半導體的全球客戶手中。
▍OpenAI GPT-5.1三款新模型被爆將在11月24日發(fā)布;預計今年的年化收入將達到200億美元以上
第一電動11月8日消息,OpenRouter 在其官網 CDN 代碼庫中意外泄露了有關 GPT-5.1 的發(fā)布計劃。據泄露信息顯示,GPT-5.1 系列模型包括 GPT-5.1、GPT-5.1 Reasoning 和 GPT-5.1 Pro 三種版本,計劃于 11 月 24 日發(fā)布。GPT-5.1 被稱為“最新一代 ChatGPT 旗艦模型”,GPT-5.1 Reasoning 版本強調“思考更久,回答更好”,而 GPT-5.1 Pro 則被定位為“科研級智能”。
此外,財聯社11月7日消息,OpenAI創(chuàng)始人奧爾特曼稱,預計今年的年化收入將達到200億美元以上,到2030年預計將增長至數千億美元。OpenAI的數據中心并無政府擔保。曾討論過提供貸款擔保以支持半導體制造廠建設。
▍Meta 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約 6000 億美元,用于大規(guī)模 AI 數據中心建設
IT之家11月8日消息,Meta 宣布未來三年將在美國基礎設施與就業(yè)領域投資約 6000 億美元,用于大規(guī)模 AI 數據中心建設。Meta 近年來持續(xù)加大在 AI 領域的投入,目標是推動技術邁向“超級智能”階段,即機器具備超越人類思維的能力。公司計劃投入數千億美元建設多座大型 AI 數據中心,并進一步增加資本開支以滿足未來算力需求。Meta 預計,明年的資本支出將“顯著增加”,主要用于人工智能相關投資,其中包括加速建設 AI 數據中心,以支撐其 AI 技術研發(fā)和應用計劃。
為此,Meta 近期簽署了一系列大型融資與建設項目。上個月,公司與藍貓資本達成一項價值 270 億美元的融資協議,用于支持其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數據中心項目,這是 Meta 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建設計劃。此外,Meta 在 10 月宣布將在得克薩斯州投資 15 億美元興建新數據中心,這將成為公司全球范圍內的第 29 座設施。通過這輪高額投資,Meta 希望在美國范圍內構建更完善的 AI 基礎設施,為其未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超級計算平臺奠定長期支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news/shichang/27815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