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多的鋪墊,數十億元的投入,上千個技術改進方案,奇瑞的新能源車高端計劃終于浮出水面。在下月舉辦的第25屆世界電動車大會上,奇瑞S18電動車將正式上市,該車將分為純電動版和增程式電動版。奇瑞試圖以兩種技術路線進入電動車市場,以此來證明自己在新能源領域的全面涉獵。同時,奇瑞打造的電動車產品將實現成本的”最優(yōu)化”,這一”未來技術”將不再高不可攀。
奇瑞S18電動車是在S整車平臺上開發(fā)的一款高速電動小型轎車,純電動版搭載了336V、40kW大功率電驅動系統(tǒng),配備了40Ah高性能磷酸鐵鋰電池。該車可用民用220V電源充電,一般在4~6小時內可全部充滿,快速充電數據顯示,30分鐘即可充到電池電量的80%。最高車速可以達到120km/h,一次充電行駛里程可以達到120km~150km。該車的增程式電動版,其技術原理與通用沃藍達相近。奇瑞總經理助理金弋波表示,在奇瑞電動車的前期發(fā)展中,增程式電動車將成為重點推廣產品。
據介紹,所謂增程式電動汽車,就是當車載電池電量消耗至最低臨界限值時,增程器將自動啟動并為其繼續(xù)提供電能,以實現高達數百公里的續(xù)駛能力。這樣可以有效克服傳統(tǒng)電動車行駛里程短的毛病,讓駕駛者不用為此擔憂。另外,增程式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只需
純電動汽車的40%左右,極大地降低了成本。與其他新能源車型相比,在能源利用效率、價格、使用的方便性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yōu)勢。
除S18電動車外,奇瑞還將推出在A5平臺上打造的A21電動車,該車同樣有增程式版本。奇瑞新能源公司總經理袁濤表示,奇瑞是目前唯一一家掌握了增程式電動汽車技術的中國車企。
9月19日,奇瑞新能源合肥包河專營店開始試營業(yè),該店也是全國首家新能源汽車直營店,奇瑞投入新能源汽車商業(yè)化的勇氣可見一斑。當天,全國各地的奇瑞經銷商齊聚合肥,在奇瑞新能源座談會上各抒己見,共同探討了新能源行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和商業(yè)創(chuàng)新模式。在座談會上,奇瑞新能源宣布S18電動車正式”亮相”區(qū)域市場,可在近期接受預訂。
才用刀耕火種開辟出自主品牌的一席之地,如今又要防御跨國企業(yè)電動車勢力的進攻,奇瑞的發(fā)展道路并不平坦。與那些早在上個世紀中后期就開始嘗試走電動車路線的跨國企業(yè)相比,成立不足十五年的奇瑞,九年前進行電動車規(guī)劃,看上去有些滯后,但在自主品牌領域中,卻是少數能迅速實現量產化的企業(yè)之一。
在傳統(tǒng)發(fā)動機領域,奇瑞已成功開發(fā)DVVT、GDI和TSI等技術,同時,還在與國際同步研發(fā)HCCI(均質混合氣壓燃燒)技術;在變速器領域,6AT、8AT、CVT、DCT等技術,奇瑞都已經掌握。這是奇瑞始終貫徹”技術優(yōu)先路線”所達到的最佳成果。在電動車領域,這一技術路線也被堅定不移地貫徹著。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說:”到目前為止,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池質子隔膜等全部可以自己生產的汽車企業(yè)只有奇瑞一家。電池、電機、電控——電動車的三大關鍵核心部件,奇瑞全部實現了自主開發(fā)和生產。”
尹同躍認為,新能源汽車投資需求量比較大,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已經變成國家之間的競爭,奇瑞從始至終都將自己定位為技術導向型公司,是因為對未來競爭的激烈程度早有預見?!泵绹筌嚻蟾嚓P注短期利益,他們是和華爾街較勁;
大眾和豐田則更多關注長期利益,德國人是和自己較勁,非要把技術做到最好,永遠不會削減研發(fā)投入,日本人是和市場較勁,永遠滿足市場需求。在這里面,德國車企做得最踏實,奇瑞要學習德國企業(yè),兼顧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銷量很重要,但企業(yè)的能力更重要,做汽車一定要有扎實的技術積累。”
奇瑞在電動車領域走多條技術路線的方式,也曾遭到過人們的質疑。僅電動車研發(fā)方向,就有插電式純電動車、可換電池、增程式電動車等多種方案。這也不可避免地會造成資金投入過高,直接影響到企業(yè)的利潤。在國內汽車企業(yè)多以建立新能源合資公司、購買跨國企業(yè)技術授權為主要發(fā)展路線的時候,奇瑞卻包攬了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tǒng)的全部研發(fā)工作,并在這三大核心領域進行了突破性研究。以電池為例,奇瑞的電化學實驗室正在研究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問題,計劃將其技術性能提高兩到三倍,這將有效地解決電動車續(xù)航里程短的問題。此外,奇瑞還與臺灣明基公司合作,開發(fā)鋰電池所需的新型隔膜材料。
據了解,奇瑞每年投入10%~15%的銷售收入作為科研經費,大大超出了行業(yè)平均3%的比例。僅2010年,奇瑞的研發(fā)投入就將達到24億元。
”再難不能省研發(fā)”是尹同躍經常說的一句話。在新能源車尚無明確技術路線的時候,人們能看出奇瑞對多條技術路線并進策略所付出的最大努力。此前,奇瑞一直在中低端市場打拼,盡管在技術上始終保持獨立地位,但產品利潤較低卻始終困擾著奇瑞。對于尹同躍來說,對技術的堅持更像是一種知難而進、永不服輸的性格,奇瑞的”骨氣”注定了它將成為一個最具專業(yè)精神的公司。從長遠看,這也是奇瑞為取得更大的銷量和利潤,在現階段所做的犧牲。
”目前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核心技術體現在三大方面,第一是排放技術,就是讓汽車更高效、更環(huán)保,用更少的能源消耗,實現更低的排放;第二是材料技術,輕量化是汽車工業(yè)的趨勢,新能源汽車材料的發(fā)展,極大地決定著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科研;第三是通訊技術,未來的汽車在人車通訊、車家通訊、車車通訊上,要實現無距離的對接?!币S說,這三個經度上的技術研發(fā),將推動奇瑞實現”零污染、零事故、零距離”的未來目標。(編輯:李艷嬌)
來源:鳳凰汽車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carnews/xinche/1315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