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好友資深NEV政策專家敏老師的提醒,我沒充分理解政策的內涵。重新計算稅額并修改文本,再次上傳】
本文嘗試分析政策對各家車企的影響及以當前售價來倒算未來各車型需要補繳的稅額。
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6月19日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明確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將持續(xù)到2027年,但相比過去給了減免上限:2024-2025年購置稅全免但上限3萬元,2026-2027年購置稅減半且減稅上限1.5萬元。超額部分需要補繳。
享受減免政策的新能源汽車包含純電動、插電混動(含增程)、燃料電池汽車。換電車型按去除電池后的價格征稅(相對享有額外優(yōu)惠)。
這也意味著24-25年完全減免購置稅的裸車價上限為34萬,26-27年所有新能源車型都要繳納至少5%的購置稅,上限也是34萬。超出該價格的車型需要為超額部分交10%購置稅。
政策發(fā)布后,行業(yè)奔走歡慶,大佬也忍不住發(fā)微博表達喜悅。
01
新政影響總體積極正面
1)對行業(yè):消除不確定性
明確的政策給廠家、經銷商、消費者明確的信息,減少誤判和舉棋不定。對整個行業(yè)的穩(wěn)定非常有利。
2)對市場: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
之前行業(yè)一直擔心國家取消購置稅優(yōu)惠將引起新能源的競爭力下降,這下完全不用擔心了。預計近幾年新能源滲透率仍會快速增長。
中國新能源將繼續(xù)在政策的扶持之下發(fā)展4年,4年后迎接市場真實的風雨。
3)對車企:有助于廠家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不再如過去一樣,到年底才知道明年有沒有政策,而且一次只續(xù)1年。此次政策發(fā)布更有科學性和前瞻性,是從長遠考慮的。
國家給了明確信息,車企不用對未來進行各種可能性和可行性分析,猜想未來政策有無或退坡對行業(yè)、公司的影響。
同時明確購置稅優(yōu)惠條件,指導我們的規(guī)劃和定價,統(tǒng)一市場認識。
(也減少了規(guī)劃人員的工作量,非常好)
4)對消費者:有助于消費者選車購車
過去的政策是一年一年續(xù)命,發(fā)布節(jié)奏有種催促消費者趕緊在年內買車的潛在寓意,也給汽車銷售一個話術:明年再買就要多交錢啦。今年的政策一次管4年能夠給消費者更明確的信息。
此外,明確的免稅上限對應的裸車價也提升消費者對政策的認知程度。這有助于消費者明確自己的購車時機和購車目標價格。
02
政策對34萬以下車型有利
政策具有普適性,對除豪車之外的各家車企影響不大。
政策鼓勵34萬及以下(市場大頭)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對于價格較高的車型征一定的稅。
這個政策似乎期待新能源汽車能在沒有政策優(yōu)惠的情況下取得相對同價格的燃油車的競爭優(yōu)勢。
相對而言,價格越低的新能源汽車交稅越少,混動或許占據(jù)先機。
這是具有可執(zhí)行性和明確的指導意義的一次政策調整。
我以當前熱賣的幾個品牌為例分別進行分析。
1)比亞迪
政策的目標是低價車免/少稅,高價車收稅。低價車銷量最高的比亞迪品牌是被政策重點照顧的。2022年比亞迪全系(含騰勢)均價為17萬左右,基本全部符合免征標準。
此外,對于比亞迪而言,即使未來有免稅紅線,它仍有降價的機會和戰(zhàn)略意義。
由于前期銷量巨大,收回了大量設備和研發(fā)投資,未來比亞迪的生產制造成本將有望進一步下降,降價存在可操作性。
若仰望、騰勢等高端品牌站穩(wěn)腳跟,由他們占據(jù)高端位置提供利潤,比亞迪品牌(王朝&海洋)進一步下探存在市場可行性和戰(zhàn)略意義。
主要的風險在于,仰望、騰勢、方程豹能否一炮而紅,并且在大概率拿不到購置稅優(yōu)惠的情況下吸引到用戶。我對此表示懷疑,尤其是對騰勢N7/N8的競爭力表示懷疑。
但不管怎樣,比亞迪品牌在政策支持和市場基數(shù)擴張的基礎上賣的更好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混動相對純電的價格優(yōu)勢將更加顯著。以比亞迪秦Plus為例:
當插混和純電都免稅時,純電和混動的價差為3萬,由于純電價格高、稅更高,征稅后的價差將進一步擴大至3.13和3.27萬。(由于售價越低,價格敏感性越高,混動車型或將在入門級產品中取得競爭優(yōu)勢。)
2)TESLA
TESLA表示和我關系不大。
34萬的劃線僅僅將Model Y高性能版排除在外。
但特斯拉靠政策賣車嗎?只要它想降價,它的利潤率支撐售價降一兩萬不成問題。這比收的稅可多太多了。
以當前的車價倒算未來tesla購置稅稅額(已減去3萬/1.5萬減免額度):
3)理想
這個政策把李想的車全滅了。
L7、L8、L9及即將上市的MEGA和未來的純電車型沒有低于30萬的。唯一低于34萬售價的車只有L7的低配。
就看理想的車主是否愿意接受多交一點稅。對于30萬以上的汽車用戶,是有這個實力的。何況即使加上稅,理想的產品依然性價比高。
非不能也,是所愿歟?
以當前的車價倒算未來理想的購置稅稅額(已減去3萬/1.5萬減免額度):
4)蔚來
換電相對占了便宜,電池成本占一輛車成本的1/3,那么換電車型先天可以貴一些。
蔚來就是這一塊最大的獲利者。但由于蔚來的車普遍價格昂貴,該收費還是要收,也看高端的蔚來車主是否愿意交點稅錢。
以當前的車價倒算未來蔚來的購置稅稅額(全為低配、BaaS、無選裝):
原則上,本政策的目的是告訴車企,28年開始紅海競爭,如何提高新能源的市場競爭力才是關鍵。
要么提高產品力,走高端高價;要么降低成本,走高性價比路線。
實際將壓力給到了難以降低成本的車企。
而降低成本,又有多個維度:是否銷量夠大能攤薄成本、能否全棧自研自制控制成本、能否全面本地化降低研發(fā)和采購成本?
(直白地說,壓力給到了合資廠商。)
03
總結
這是具有長遠眼光的、具有可執(zhí)行性和明確的指導意義的一次政策調整。
對于每臺車收的稅其實不多,但政策的方向性十分明確。
一方面凸顯了新能源產業(yè)鏈對國家的重要性。即使財政缺錢,還是割肉支持新能源產業(yè)的發(fā)展。到了拼經濟的時候,國家也愿意下血本。
另一方面也告知行業(yè)玩家,2026年開始進入半市場化競爭,2028年開始真正的紅海廝殺。不要心懷僥幸,之后的勝負全憑各自的實力。
而在此過程中,國家支持的方向也很明確:保護中低價位最廣大市場的需求、支持換電和混動。
但核心還是告知大家,紅海即將開始,并明確了時間節(jié)點。
中國新能源汽車離真正的市場化不遠了。
這是技術自信和市場自信的表現(xiàn)。
人無往不在知識之中23篇原創(chuàng)內容公眾號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EV Trend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kol/20543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