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或許在慶祝三季度“豐收季”的同時,還在醞釀一場“變革”。
且這或將成為規(guī)模龐大、支系繁雜的汽車集團內部調整的典型。
銷量、收益齊增,海外版圖擴張
11月14日,吉利發(fā)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吉利收益為1676.84億元,同比增長36%;歸屬于公司股權持有人之溢利為130.53億元,同比增長358%。
第三季度,吉利的營收達到了604億元,刷新了歷史記錄,并實現了20.5%的同比增長;同期內,吉利核心股東應占溢利達到了27.6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6%。
與此同時,在整車銷量方面,吉利也有好消息。
據財報顯示,吉利第三季度銷量達到了53.4萬輛,這一數字不僅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還實現了18.7%的同比增長。
據悉,今年截至10月份,吉利銷量同比增長32%,至172萬輛。只要11月和12月平均每月交付15萬輛左右,吉利就能實現全年200萬輛的銷售目標。
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吉利同樣表現不俗。今年1-9月,吉利新能源車型的銷量達到了54.6萬輛,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在第三季度,吉利汽車在國內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超過了50%。
圖源:吉利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財報顯示,吉利整車銷量在全球汽車市場展現出強勁的發(fā)展勢頭。
今年1-9月,吉利海外出口累計銷量達31.4萬輛,同比增長68%,遠超同期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公布的汽車出口同比增速。
其中,今年第三季度,吉利海外出口銷量達11.7萬輛,同比增長71%。
隨著吉利旗下各子品牌全球化戰(zhàn)略穩(wěn)步推進,該公司整車海外市場不斷擴張。
圖源:吉利汽車
蓋世汽車了解到,吉利旗下各子品牌進軍海外市場的腳步愈發(fā)頻繁,這些子品牌在中東、亞太、非洲、拉美、歐洲等地區(qū)的戰(zhàn)略布局,正在加速吉利產品、渠道、技術的全體系輸出。
比如,吉利Preface在阿聯酋亮相,Atlas在哈薩克斯坦上市,New Emgrand在墨西哥發(fā)布。此外,領克品牌繼續(xù)深耕歐洲和亞太市場,推出純電車領克Z20,完成全球首秀,并在拉美和中東市場上市;極氪品牌加速全球化,登陸泰國并首發(fā)右舵版極氪X,進入挪威、埃及等市場,已拓展至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整合品牌,“新隊伍”出發(fā)?
同在11月14日,極氪也發(fā)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
報告期內,極氪總營收183.6億元,同比增長31%;單季交付突破5.5萬臺,整車營收超144億元,同比增長42%,交付與整車營收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極氪總營收超531億元,同比增長超50%,已超2023全年業(yè)績表現。
且就在11月14日,蓋世汽車注意到,中國經濟網稱其從可靠信源處獲悉,吉利旗下極氪和領克將進行戰(zhàn)略整合,目標實現極氪對領克控股,這一消息將于近期正式對外公布。
圖源:極氪
具體來看,隨后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稱,極氪將收購領克51%的股份。極氪收購領克公司多數股權的計劃,將使目前的部分股東沃爾沃汽車退出該合資企業(yè)。交易對領克的估值約為25億美元。
報道還稱,自2024年9月1日發(fā)布《臺州宣言》,宣布企業(yè)從戰(zhàn)略擴張向戰(zhàn)略聚焦轉型以來,吉利旗下各業(yè)務板塊正在加速推動整合,目前已經觸及到核心業(yè)務。
雖然截至目前,吉利控股集團和極氪官方面對業(yè)內媒體質詢均表示:不予置評,領克也沒有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但受到該消息影響,美東時間11月13日,極氪美股股價一度大漲超12%,報29.14美元/股(約合人民幣211元/股),總市值為7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2.6億),一夜飆漲7.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億)。
要知道,對于吉利而言,領克與極氪承擔了品牌向上的重任,稱為“左膀右臂”也并不為過。
今年以來,極氪加快了其在資本市場的步伐。5月11日,極氪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李書福手里第9個IPO。且截至當日收盤,極氪市值為68.29億美元,成為最快實現IPO的造車新勢力。
圖源:極氪
領克汽車誕生于2017年,六年時間達成了100萬銷量,該成績可圈可點。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領克似乎在新能源電動汽車賽道上趕了一場“晚集”,今年才推出自己的首款純電動車。
且在競品對比時,領克始終繞不過極氪。
比如,領克曾專注于插電混動車型,以此與極氪區(qū)分。但在今年,領克推出首款純電轎車Z10,售價18.08至31.38萬元,與極氪001、極氪007均出現產品重疊。且這款車型總交付量并不樂觀。
“合并并不難”,“大汽車集團”輕裝上陣
那么,除卻領克的插電混動車型,領克純電和極氪純電的區(qū)別究竟是什么呢?
蓋世汽車注意到,在今年6月中旬,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曾在媒體群訪中被問及到極氪與領克的不同的問題,其表示:“領克與極氪相同的地方是,極氪和領克純電都出自SEA浩瀚架構,有相同的安全、性能基因,可以協同集團的優(yōu)勢造車資源。不同之處是在品牌定位、人群定位、品牌風格和用戶特征等四個層面。”
針對兩者相同之處——純電皆出自SEA浩瀚架構維度,11月14日,有媒體報道稱,其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極氪整車研發(fā)團隊實質上對接集團內所有的采用了浩瀚架構平臺車型的項目,根據不同的產品需求提供技術支持。
其表示,領克首款純電產品領克Z10的三電開發(fā)和性能調教均由極氪研發(fā)人員完成。在此之前,領克汽車的研發(fā)由吉利汽車歐洲研發(fā)中心(CEVT)負責。
圖源:極氪
換言之,吉利、領克、極氪,皆需要對消費市場回答:領克純電和極氪純電整車產品的本質區(qū)別究竟為何。
正如林杰所言,兩個品牌的不同之處是在“品牌定位、人群定位、品牌風格和用戶特征等四個層面?!?/p>
然而,蓋世汽車需要指出的是,在整車“價格戰(zhàn)”愈發(fā)激烈的當下,規(guī)模龐大的汽車集團似乎難以有較為充沛的精力區(qū)分旗下各汽車品牌諸如“品牌定位、人群定位、品牌風格和用戶特征”等標簽。
似乎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對于車企而言,銷量就是一切;對于消費市場而言,價格就是“王道”。
這些不僅只是吉利需要需要面對的問題,同樣是如吉利一般的大多數“大汽車集團”(比如上汽)需要面對的問題。
圖源:極氪
為避免諸如上汽旗下飛凡、智己的“同胞之爭”,吉利若當真讓極氪對領克控股,實現“左膀右臂”合力,也未見不妥。
另外,蓋世汽車還注意到,近期還有消息稱,雷達也被曝或將整合至吉利集團,幾何已被確認將并入銀河。沈子瑜擔任的極星董事長一職將由極氪科技董事長安聰慧接任,這也被業(yè)內視為極星未來將進一步與極氪整合或協同的先兆。
據悉,有接近吉利的人士告訴業(yè)內媒體,吉利汽車品牌內部合并不算困難。
一方面吉利在10年前曾采取相類似的“一個吉利”戰(zhàn)略,將帝豪、英倫、全球鷹統(tǒng)一在吉利品牌之下,有合并的歷史經驗。此外,吉利內部致力于將各品牌之間的供應鏈和采購打通,整體集成性和通用化程度較高。
若吉利上述調整為真,便期待這家巨型汽車集團日后“輕裝上陣”,越走越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news/qiye/25387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vlxuusu.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