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蔚來 ES6 剛剛發(fā)布了,售價 36.8 萬元起,并且上市及交付。
發(fā)布會之后,我們發(fā)現辦公室樓下的 NIO House 門口,試駕車也擺到了廣場上,現場還有人在咨詢:
番禺的交付中心里面,兩臺 ES6 正在準備交付;
工作人員跟我們說,在這兩臺之前,發(fā)布會之后已經有另外兩臺交付完成,車主已經開走了:
回到 ES6 本身,它是一臺沒什么懸念的蔚來,NT2.0 平臺大家都很熟悉,ES6 本身的一些指標和參數,也隨著申報工信部,以及各種爆料和諜照,在發(fā)布之前已經給了大家很多預期。
但同時,這又是一臺讓很多人充滿期待,或者是有疑問的蔚來,原因就在于「ES6」這個名字。
2018 年 12 月 15 日,初代 ES6 在上海發(fā)布。
過去 1621 天里,初代 ES6 一直是蔚來品牌的當打車型,既是銷量擔當,更是很長一段時間里,「豪華純電五座 SUV」市場中,近乎唯一的中國聲音。
和戰(zhàn)績彪炳的老款相比,全新 ES6 都有哪些升級?面對強敵環(huán)伺、自主純電全面爆發(fā)的 2023,李斌和蔚來能否實現這句「重新定義高端中型 SUV 的標桿」?
發(fā)布會之前我們搶先試駕了全新 ES6,有關這臺車的動態(tài)性能、乘坐感受、功能體驗,大家可以在我們的視頻里面看到一手總結:
電動星球News
72
至于文字版分析,下面馬上開始。
更成熟的 NT2.0
從 2019 年 12 月算起,NT2.0 平臺從官宣到 ES6 換代,一共過去了 41 個月。
41 個月之后,全新 ES6 呈現出 NT2.0 平臺更成熟的狀態(tài),從一腳就能踩出來的駕控,到一坐就能體會到的空間優(yōu)化。
怎么形容這些感官碎片構成的,熟悉而又新奇的體驗?想了想,還是從自研開始。
2022 年 6 月,蔚來用一場 workshop 講述了 NT2.0 平臺「全棧自研智能底盤」的技術細節(jié)。
其中最重要的,掌控著 NT2.0 車型智能底盤功能的,是 ICC「智能底盤域控制器」。
蔚來的 ICC 由恩智浦 S32G 芯片驅動,這也是各家新一代底盤域控制器的主流選擇。功能上,蔚來 ICC 提供了空氣彈簧高度、減振器阻尼、電子駐車等功能,同時還包括跨域融合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等場景。
到了 ES6 上,蔚來對 NT2.0 行駛質感的掌控,提升到了新高度:ISS 智能剎停功能。
上一代 ES6/EC6,用戶反饋過剎車點頭的問題。新 ES6上,通過 ISS 在剎車曲線末端提供的制動力度調節(jié),我們實測已經極大程度上優(yōu)化了剎車體驗。
而根據蔚來官方信息,ISS 在有坡度的路面,以及低附著力路面同樣可以觸發(fā),效果上可以實現「平順輕柔,而且不溜車」。
除了智能控制以外,這次 ES6 同時還采用了蔚來自研的四活塞剎車,剛度提升 10%,減重 25%;并且摩擦片的配方也是針對電動車+低溫潮濕環(huán)境調試過的——最終官方百公里制動成績,是同級非常優(yōu)秀的 34.5 米。
說完剎車說加速,新 ES6 搭載了前 150kW 后 210kW 的雙電機,總功率比老款性能版低了 40kW,但官方加速卻比老款的性能版快了 0.2 秒——我們在下著中雨的八達嶺機場,依舊踩出了4.4 秒的加速實測,經典的「反向虛標」。
更高效的動力傳達,背后是NT2.0平臺搭載的新一代EDS電驅系統(tǒng),以及更多電驅細節(jié):比如一體壓鑄電機殼體、智能四驅系統(tǒng)。
而除了驅動系統(tǒng)以外,新ES6的車身同樣做了大量優(yōu)化駕控性能的,看不見的優(yōu)化,比如車身后地板與C/D柱都上了一體壓鑄,比如584mm的更低重心,等等。
屬于而立之年的智能車
新 ES6 的定位是「而立之年,當打之車」——那怎么給而立之年的豪華汽車消費人群,打造一臺智能純電中型 SUV?
上面我們說到 ES6 的重心是更低的 584mm,事實上 ES6 的車高降低了足足 55mm,同時離地間隙提高了 15mm。
于是一個很直覺的結論是:ES6 的內部頭部空間是不是很???
結果是完全沒有,大家可以從我們上面的視頻中看到,ES6 頭部空間充裕的前提下,也沒有犧牲后排乘客的坐姿。
造成這種「反直覺」體驗的,是新 ES6 地臺空間從老款的純平,優(yōu)化到了下陷;甚至于頂棚也在保證 NVH 的前提下,做薄了 3mm。
這種一個個數字的「摳」,最終讓 ES6 在低趴造型和內部空間之間獲得了很精妙的平衡——雖然蔚來只是簡單概括為「平臺能力的精進」,但背后是橫跨多域的全面優(yōu)化。
「得房率」,蔚來這樣衡量新 ES6 的空間優(yōu)化標準,它體現的是和「傻大」之間,完全不同的造車邏輯——體驗比尺寸更重要。
佐證這一點的,還有全新升級的女王副駕。
新女王副駕優(yōu)化了坐墊長度、腿托可單獨收回,并且還額外提供了硬件「一鍵舒享/舒躺」模式,最終實現了靠背傾角 150 度,軀干和大腿、大腿和小腿夾角雙 120 度的零重力坐姿——并且這個「一鍵」可以智能聯動所有座椅模塊。
聯動,是體驗新 ES6 智能座艙的重要準則。
新 ES6 首發(fā)搭載了 Banyan 2.0.0 車機系統(tǒng),著重優(yōu)化了開機速度、操作流暢度、應用啟動速度、點擊跟手度等等,官方形容是「肉眼可見」,我們實測同樣是肉眼可見,雖然距離絲般順滑還差點,但肯定稱得上優(yōu)秀。
另外,Banyan 2.0.0 提供的功能更新主要有兩個,分別是加電路徑規(guī)劃,以及 NOMI 記事。
加電規(guī)劃,指的不僅是導航APP類似的「路上有多少個充電站」,還聯動了蔚來換電體系內,換電站的實時情況,然后針對車主的實時能耗水平,給出合適的加電點。
NOMI 記事,指的是你可以提醒語音助手「某某時間提醒我做什么」——這個某某時間可以是具體時刻,也可以是你到達某個地點之后,還可以是你打開車門下車之前。
所以 NOMI 記事本質上,是用語音備忘錄功能,聯動了導航、日歷、車身傳感器等軟硬件——看起來是個鬧鐘,實際上又是個「垂直整合」。
另外的「聯動」,還包括即將發(fā)布的 NIO Phone,以及車內自帶的Orin X 智能駕駛芯片。
工程師告訴我們,Banyan 2.0.0開始預埋了「異構算力」,Orin X的GPU也可以參與到座艙相關的功能運算,NIO Phone 發(fā)布之后,同樣可以為智能座艙貢獻算力。
蔚來的超級桌面,可以期待一波?
新國車的高級精神
一個月前的上海車展,李斌這樣總結他眼里的「高級」:「要一個高級的精神,包括開創(chuàng)性的想法、完整的思考、獨特甚至被模仿的創(chuàng)新;有一個超越期待的全程體驗,包括產品、服務和社區(qū)」。
真正上手開完新 ES6 之后,我認同它符合李斌所說的「高級精神」。
這里面包括了蔚來傾注在 ES6 上面的很多獨特設計,并沒有因為它是 NT2.0 平臺起售價最低的 SUV,而放棄工程上的探索。
相反的是,ES6 在體驗相關的工程研發(fā),無論是平臺、座椅,還是駕控、智能,都有點小步快跑帶來的「背刺感」。
而這種背刺,或者說探索,是建立在蔚來全棧自研的硬件平臺,以及獨步業(yè)界的換電體系之上的,并由此帶來極難,甚至可以說無法復刻的全場景體驗。
于是唯一的問題就只剩下,這樣的全新 ES6,你會買單嗎?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kol/20340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