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內田誠從妻子的家居智慧中獲得了商業(yè)靈感,決定對這家有著90年歷史的汽車制造商進行徹底的改革。他意識到,就像衣柜里過時的舊衣服,公司也存在著一些陳舊、低效的經營方式,這些方式占用了寶貴的資源空間,阻礙了公司的發(fā)展。
內田誠回憶道,當妻子敦促他扔掉那些不再需要的舊衣服時,他雖有留戀,但也認識到了保留這些衣服會降低衣柜的整體效率。同樣地,他意識到日產公司也需要摒棄那些過時、笨拙且低效的做法,盡管這些做法在過去可能帶來過舒適感。
為了應對當今全球汽車市場的混亂、變化和無情競爭,內田誠認為日產必須進行自我革新。他強調,公司不能繼續(xù)沿用過去的經營方式,而是要尋求更高效、更敏捷的運營模式,以便與新興的競爭對手抗衡。
內田誠的改革目標清晰明確:清理日產的“衣柜”,摒棄過時的做法,釋放資源空間,提升公司效率,以適應現(xiàn)代市場的殘酷競爭。這種從家居生活中汲取的靈感,為日產汽車的未來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他計劃在3月31日,即公司財年結束之前,宣布一項新的中期計劃,旨在規(guī)劃日產未來三年的發(fā)展,并更新至本十年末的長期目標。
在日產汽車全球總部的一次交流中,內田誠雖然未透露具體計劃細節(jié),但概述了該路線圖將如何應對多個關鍵挑戰(zhàn):來自中國的低成本競爭壓力、提升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力、優(yōu)化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以及培育更加靈活的企業(yè)文化。
內田誠強調,這項中期計劃的核心在于明確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詳細步驟。他認為,如何推動公司成長是最為關鍵也最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因此,新計劃將著重解釋日產將如何實現(xiàn)增長,并提供相應的證明。
通過這一全面而條理清晰的改造計劃,內田誠希望為日產汽車公司指明一條通往更高效、更靈活且更具競爭力的未來之路。
當前的困境
57歲的內田誠于2019年接任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當時公司正處于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被捕所帶來的動蕩之中。為了引領公司復蘇,內田誠開始實施名為“Nissan Next”的商業(yè)計劃,該計劃旨在削減工作崗位、降低成本,并大幅縮減全球產能。
當該計劃在2020年5月推出時,設定的目標是實現(xiàn)5%的營業(yè)利潤率和全球銷量達到538萬輛。然而,日產汽車在本財年的表現(xiàn)略低于這些目標,預計營業(yè)利潤率為4.8%,全球銷量預計為370萬輛。
在實施Nissan Next計劃的過程中,前首席運營官Ashwani Gupta扮演了關鍵角色,但在2022年6月的公司重組中,他離開了日產汽車。
面對銷量的下滑和市場的快速變革,內田誠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找到推動日產汽車發(fā)展的新方法。管理層原本計劃在2022年秋季公布新的中期計劃,但由于市場變化的速度太快,計劃不得不推遲。
內田誠指出,公司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來自科技行業(yè)和中國的新競爭對手的創(chuàng)新速度、電動汽車價格下降導致生產規(guī)模不足、全球市場趨勢分散、長期監(jiān)管趨勢不明確、利率上升以及美國市場的承受能力下降。
“現(xiàn)在市場的發(fā)展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內田誠說?!笆虑檫M展得更快,我們需要更快地適應和應對。”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zhàn),日產汽車在2021年發(fā)布了名為“日產雄心2030”的長期愿景。該計劃承諾在未來五年內投資2萬億日元(約合135.3億美元)用于電氣化,并計劃到2030年在全球推出23款新型電動汽車并開發(fā)固態(tài)電池。
此外,該愿景還設定了在美國市場實現(xiàn)40%的銷售額來自全部電動化產品的目標。這一戰(zhàn)略框架展示了日產汽車對未來市場的承諾,并為公司指明了發(fā)展方向。
目標將大調整
“這已經是舊聞了,其中一些目標可能會改變?!眱忍镎\表示,公司之前發(fā)布的一些長期目標可能已經不再適用,因為市場的變革速度遠比預期要快。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領域,新計劃將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以應對電動汽車價格迅速下降帶來的盈利壓力。
根據考克斯汽車公司的數(shù)據,由于庫存過剩、激勵措施增加和市場競爭加劇,美國電動汽車的交易價格已經接近內燃機汽車的水平。自2022年底以來,電動汽車價格一直在下降,10月份的平均價格達到50,798美元。與此同時,內燃機汽車的價格穩(wěn)步攀升,平均價格達到48,759美元。
這一趨勢對日產汽車等老牌汽車制造商構成了挑戰(zhàn),因為他們需要在保持盈利的同時,與價格更具競爭力的新興對手競爭?!拔覀儧]有足夠的規(guī)模,如何確保成本方面的競爭力?”內田誠表示,“電動汽車的價格下降速度快于預期?!?/span>
他指出,日產汽車在電動汽車領域曾擁有先驅地位,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面向大眾市場的Leaf全電動掀背車。然而,隨著更多競爭對手的加入,該公司在市場上的地位逐漸黯淡。
最新數(shù)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日產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從上年的128,194輛減少至127,953輛。在美國,日產僅提供兩款電動汽車:Leaf和Ariya。截至12月,他們的總銷量為20,616輛。相比之下,2023年全年,特斯拉僅在美國就售出了約67萬輛電動汽車,同比增長37%。
內田誠認為,老牌汽車制造商與新興競爭對手在商業(yè)模式上存在根本差異。新興對手例如來自中國的比亞迪往往采用垂直整合模式,從電池和軟件到沖壓和裝配等所有環(huán)節(jié)都由內部控制,這使得他們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變化并控制成本。
相比之下,老牌汽車制造商則更傾向于與合作伙伴和獨立供應商建立橫向聯(lián)盟,這種模式雖然有助于降低風險,但也可能導致反應速度變慢。
為了提升競爭力,內田誠表示,日產汽車需要更好地利用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資源。這包括提高長期規(guī)劃的透明度,以便更好地協(xié)調各方利益;同時,通過捆綁大型項目來實現(xiàn)規(guī)模化效應,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這些舉措將有助于日產汽車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尋找一個平衡
日產汽車在美國市場一直以其經濟實惠的產品而著稱,但隨著市場環(huán)境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該公司也在尋求平衡銷量增長與品牌價值提升之間的關系。
近年來,由于交易價格飆升和利率上升,美國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經銷商也呼吁增加價格實惠的入門級車型的供應。日產汽車長期以來在這一市場段占據主導地位,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其品牌價值。
因此,內田誠一直在努力提升日產的品牌形象和定價能力,同時仍保留了一系列經濟實惠的車型,如Versa、Kicks和Sentra。
2023年,日產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實現(xiàn)了23%的增長,達到898,796輛。其中,Versa的銷量猛增85%,盡管僅為24,807輛。Sentra銷量增長42%,達到109,195輛。然而自2019年銷售134萬輛汽車以來,日產北美公司在美國的銷量從未突破100萬輛。
內田誠表示,日產汽車將繼續(xù)關注經濟實惠的細分市場,但需要在銷量增長、品牌提升和利潤率之間取得平衡。特別是在公司加大電氣化投資的情況下,如何提供既經濟實惠又符合市場需求的車型成為了一個挑戰(zhàn)。
“我們將繼續(xù)提供客戶認為有價值的服務,但同時也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tài)和家庭收入變化,”內田誠說道?!拔覀冃枰髦堑靥峁┴摀闷鸬钠?,同時滿足消費者對于品質和價值的需求。”
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和滿足消費者需求,日產汽車計劃在今年內推出全新LEAF車型。這款新車型將采用跨界轎跑SUV的設計風格,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據日產內部消息透露,新車在設計上將借鑒Ariya的元素,甚至被形容為“迷你版Ariya”。
在電動汽車領域,日產計劃在2030年前推出多達19款新型電動汽車。然而,隨著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和新技術計劃的推出,這一目標可能會進行相應調整。目前,Ariya車型的生產已經逐漸步入正軌,但日產認為,要想在電動汽車市場取得更大突破,至少需要再推出一款新車型來完善產品線,特別是補充電動SUV領域的不足。
對于新一代電動汽車的推出,價格將是關鍵因素之一。如果日產能夠制定出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策略,將有望激發(fā)市場購買力,推動公司銷售業(yè)績的提升。
然而,作為一家以低成本制造而聞名的汽車廠商,日產在轉型過程中也面臨著風險。如果無法成功實現(xiàn)品牌和產品的轉型,可能會在與現(xiàn)代、起亞等競爭對手的較量中進一步落后。因此,日產必須謹慎權衡各方面因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市場策略來應對未來挑戰(zhàn)。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news/qiye/21762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vlxuusu.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