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配套電機市場仍然是國內自給,國際競爭對手參與較少。而國內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本期熱點關注整理了45家新能源汽車電機企業(yè)的地域分布及其為企業(yè)提供配套情況,供大家參考。
從2017年6批公告看新能源車的電機配套情況
2017年工信部共發(fā)布292~297批6批獲得許可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目錄。除292批公告中無新能源車外,在293~297批公告中共有1,743款新能源車入選。其中,新能源客車及底盤共有1,202款,占總數的69%;新能源專用車及底盤共有439款,占25.2%;新能源乘用車則有101款,占5.8%。
在這1,743款新能源車中,參與配套的電機企業(yè)數目高達近130家。其中,珠海銀隆電器主要為珠海廣通汽車、石家莊中博汽車等企業(yè)提供配套,配套車型數量位列第一的位置;而上海大郡則以配套車型達到70余款的數量榮登第二的位置,主要配套車型有廈門金龍、中通、申龍客車、東風汽車等企業(yè);中車時代、南京金龍、民富沃能則并列第三。
整體來看,車企自配依舊占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占比接近50%,例如比亞迪、南京金龍、北汽福田、宇通客車等車企均為自己的車型配套電機產品。而在專業(yè)的第三方電機企業(yè)中,上海大郡、民富沃能、精進電動、蘇州綠控等電機企業(yè)的市場份額較大,產品競爭力較強。
第六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中新能源乘用車的電機配套情況
7月6日,工信部正式發(fā)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六批)》。本批推廣目錄中新能源乘用車共來自11家企業(yè)的22個車型產品。
這22款新能源乘用車搭載的電機來自13家企業(yè)。主要為:眾泰汽車(3款款車型)、東風電動(2款車型)、杭州德沃仕(2款車型)、江鈴新能源(2款車型)、長安新能源(2款車型)、北汽福田(1款車型)、大陸汽車系統(tǒng)(1款車型)、海馬汽車(1款車型)、合普動力(1款車型)、江南汽車(1款車型)、華域汽車(1款車型)、大地和電氣(1款車型)、新能微特利(1款車型)。
從電機類型來看,搭載永磁同步電機的車型有17款,占比77.27%;搭載交流異步電機的車型有4款,占比18.18%;搭載外勵磁同步電機的電池有一款,占比4.55%。
國內45家驅動電機企業(yè)名錄、區(qū)域分布及配套情況
我國新能源汽車配套電機市場仍然是國內自給,國際競爭對手參與較少?,F階段新能源汽車電機及驅動系統(tǒng)市場主要有三類參與者:傳統(tǒng)電機生產企業(y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整車企業(yè)內部配套。
目前市場上的主要電機類型為交流異步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由于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和體積小等優(yōu)點占據國內電機市場最大份額,主要應用于乘用車領域。交流異步電機由于其較低的成本以及簡單的結構相對更簡單、控制技術也相對成熟,但其尺寸較大,重量較重等缺點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廣泛應用,主要應用在新能源客車和部分乘用車。
開關磁阻電機結構簡單可靠、系統(tǒng)成本低是其主要優(yōu)點。但由于開關磁阻電機有轉矩波動大、噪音大、系統(tǒng)非線性特等缺點,所以目前應用還受到限制。主要應用于新能源客車領域。
以下是國內45家為新能源乘用車提供電機配套的電機企業(yè)名錄,以及它們的區(qū)域分布情況。
表1 國內驅動電機企業(yè)名錄區(qū)域分布情況
序號 | 地域 | 企業(yè) | 電機類型 | 提供配套企業(yè) |
1 | 北京 | 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交流異步電機 | 長城汽車、廣汽乘用車、吉利汽車、一汽轎車 |
2 | 大洋電機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北京現代、眾泰汽車 | |
3 |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 | 北汽新能源、昌河鈴木 | |
4 | 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北汽新能源 | |
5 | 上海 | 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勵磁同步電機 | 奇瑞汽車、天津一汽、華泰汽車、奇瑞汽車、東南汽車、一汽轎車、上汽乘用車、一汽轎車、吉利汽車、華晨汽車 |
6 | 華域汽車電動系統(tǒng)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上汽乘用車、眾泰汽車、上汽大通 | |
7 | 上海中科深江電動車輛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力帆汽車 | |
8 | 上海大郡動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廣汽乘用車、東風乘用車 | |
9 | 格至控智能動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東風股份 | |
10 | 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上汽乘用車 | |
11 | 上海電驅動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廣汽乘用車 | |
12 | 創(chuàng)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長安汽車 | |
13 | 天津 | 大陸汽車系統(tǒng)(天津)有限公司 | 勵磁同步電機 | 華晨汽車 |
14 | 福建 | 福建百隆電機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青年汽車 |
15 | 廣東 | 廣東合普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青年汽車 |
16 | 深圳市大地和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華泰汽車 | |
17 | 珠海英搏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江淮汽車 | |
18 | 深圳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比亞迪汽車 | |
19 | 金泰德勝電機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御捷車業(yè) | |
20 | 比亞迪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比亞迪汽車 | |
21 | 安徽 | 蕪湖杰諾瑞汽車電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奇瑞汽車 |
22 | 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江淮汽車 | |
23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奇瑞汽車 | |
24 | 合肥巨一動力系統(tǒng)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奇瑞汽車 | |
25 | 安徽東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野馬汽車 | |
26 | 河南 | 海馬轎車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海馬汽車 |
27 | 湖北 | 東風汽車電氣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東風乘用車 |
28 | 湖南 | 長沙眾泰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眾泰汽車 |
29 | 長沙眾達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眾泰汽車 | |
30 | 吉林 | 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天津一汽 |
31 |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新能源汽車分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一汽轎車 | |
32 | 江蘇 | 常州市裕成雅科電機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吉利汽車 |
33 | 江蘇微特利電機制造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卡威汽車 | |
34 | 江蘇九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九龍汽車 | |
35 | 江西 | 江西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江鈴新能源、長安汽車 |
36 | 山東 | 山東德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吉利汽車 |
37 | 四川 | 成都聯騰動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野馬汽車 |
38 | 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 | 長安汽車 | |
39 | 重慶瑞馳汽車實業(yè)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東風小康 | |
40 | 重慶百轉電動汽車電控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力帆汽車 | |
41 | 浙江 | 杭州德沃仕電動科技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眾泰汽車、華泰汽車、東風裕隆 |
42 | 杭州杰能動力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眾泰汽車 | |
43 | 永康市斯科若電器有限公司 | 交流異步電機 | 吉利汽車 | |
44 |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東風股份 | |
45 | 浙江方正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電機 | 上汽通用五菱 |
目前,國內新能源車大部分仍由北汽、比亞迪等傳統(tǒng)汽車企業(yè)生產,因此整車企業(yè)自供電機電控組件占比相對較大。隨著新能源汽車專業(yè)制造企業(yè)尤其是輕資產型互聯網汽車企業(yè)的迅速崛起,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分工細化成為必然趨勢,第三方供應商提供電機電控甚至動力總成的比重將逐步上升。
另外,隨著補貼的逐步退坡,外國電機品牌將逐步進入中國市場,未來電機及電控的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更重要的是,電機電控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布局,其技術、制造水平直接影響整車的性能和成本。因此,電機及電控還需把好成本及技術兩大關。
總結
驅動電機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隨著近幾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支持,上游的新能源汽車電機產業(yè)也備受關注,電機市場迎來了爆發(fā)期。
那么,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機企業(yè)布局情況如何,能否借著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東風乘勢而起呢?為了搶先登陸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近年來,資本市場密集出現涉及新能源汽車電機項目的并購重組案例,其中上海電驅動、上海大郡、天津松正、大洋電機等都是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yè)的佼佼者。大洋電機已經收購了上海電驅動,方正電機也將并購上海海能和德沃仕。國內電機業(yè)巨頭紛紛收購新能源汽車電機及上游材料企業(yè),意圖通過并購企業(yè)的方式來為自己增加競爭砝碼,足見這些企業(yè)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
產業(yè)資本追捧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會不會形成產能過剩呢?行業(yè)人士表示:“不僅不會產能過剩,高品質新能源電機供不應求?!背姍C產能滿足新能源汽車企業(yè)需求有難度外,生產工藝和管理也有待提升。
當前,很多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yè)本身不是做汽車零部件,直接切入汽車領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還有一點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沒有完全培育起來,配套零部件企業(yè)投入多,市場培育仍需時日。
總體來看,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產業(yè)頗具吸引力,潛在市場空間較大、行業(yè)標準未確定、整車供應鏈未成熟,能夠伴隨新能源汽車一同壯大,正是理想的朝陽行業(y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中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心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kol/5473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煟^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vlxuusu.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