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第一股蔚來赴美上市的15天后,9月27日上午,北汽新能源以“北汽藍谷”亮相國內A股市場,成為我國第二家上市的新能源整車企業(yè)。
開局不利。自9點30開盤至10點30,北汽新能源股價一路下泄,發(fā)生兩次臨時停牌。截至當日收盤,北汽新能源股價已累計下跌36.88%。
蔚來在美國上市首日雖然也一度“破發(fā)”,但經歷低開高走后,最終實現(xiàn)漲幅5.34%。頭頂“連續(xù)五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光環(huán),北汽新能源為何一上市即遭到資本市場看空?
全面轉型新能源背后——一家國企的無奈
今年是北汽建廠的60周年。盡管在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中,北汽集團年年進步——2018年,以695.91億美元營業(yè)收入位列124位。但背后,更多是合作伙伴奔馳在貢獻利潤。
數(shù)據(jù)顯示,北汽集團2017年收入87%來自于合資公司北京奔馳。而自主品牌銷量下降48.4%。為23.6萬輛,75.01億元的虧損創(chuàng)造了歷史記錄。
為了搞好北汽的自主板塊,徐和誼帶領的北汽集團不是沒有努力過。無論是收購薩博打造紳寶品牌,還是北汽威旺與江西昌河整合,以及收購重組的北汽銀翔……困難總是超乎想象地多。
“燃油車不玩了,北汽沒戲,或者戲也不大。”很難想象,出于怎樣的無奈,徐和誼在今年7月說出了這樣的話。
反觀新能源領域,北汽交的是一張張漂亮的答卷。2017年,北汽新能源產銷10.32萬輛新車,同比接近翻了一番,一舉奪得全球純電動車銷量冠軍——同時,北汽已連續(xù)五年在國內車企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或許是亮眼的成績單讓北汽信心倍增,或許是為了盡快擺脫燃油車銷量不濟的陰影,兩個月前,徐和誼正式宣布:北汽自主到2020年在北京地區(qū)全面停售燃油車,到2025年在全國全面停售燃油車。
這顯然比歐洲此前多國公布的停售燃油車時間表更為激進。徐和誼解釋說:“北汽就是要全面新能源化,這就是我們的創(chuàng)新之路?!?/p>
依賴補貼、產品相對單一的尷尬
從賬面上看,北汽新能源汽車銷量一片風光,但這掩蓋不住背后的矛盾與問題。
首當其沖地就是北汽過分依賴政府補貼政策。相關財報顯示,北汽新能源2017年銷量超過10萬輛,營業(yè)額為109 億,利潤為 5800 萬,拿到的財政補貼接近50億元。平均每輛車補貼5萬元。
倘若離開補貼或補貼變少,北汽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市場還有多大競爭力?
毫無疑問的是,政府補貼正在退坡。今年6月12日,國家調整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純電動車續(xù)駛里程低于150公里的車型,補貼為零;續(xù)航里程在150公里至200公里(不含)的車型,補貼為1.5萬元,同比減少2.1萬元。
這對北汽新能源定位低端市場的主力車型EC系列產品的影響尤為直接。而這也正是北汽新能源面臨的第二個問題:中低端車型占比過大。
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共銷售53598輛。其中,低端EC系列銷量為39906輛,占總銷量的3/4。
業(yè)內專家認為,北汽新能源單款產品銷量占比八成,這樣的現(xiàn)象非常危險。當市場一有變化,就來不及調整。尤其是當前,國家補貼新政正在向300公里以上的高續(xù)航、高品質車型傾斜。
北汽不僅繼續(xù)提升中高端產品銷量,“跟自己競爭”之外,還要面臨兄弟品牌的圍攻。比亞迪、上汽、長安、吉利等自主品牌在銷量榜上與北汽的差距逐漸縮小,長城最近發(fā)布的歐拉電動車品牌也將在不久之后成為勁敵。
北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將未來發(fā)力點重點放在了技術研發(fā)上。前不久EU5上市發(fā)布會上,北汽新能源發(fā)布了“蜂鳥計劃”和“達爾文系統(tǒng)”。相關領導表示,公司目前已聚集了1600余名研發(fā)人員,掌握了2000余項專利技術,打造全新的“正向開發(fā)平臺”。
大于機遇,北汽新能源未來堪憂
實際上,北汽新能源謀求上市由來已久。
2014年,北汽新能源完成了從有限公司到股份制公司的轉變,為上市邁出了第一步;兩年后,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2017年,完成B輪融資……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也在不同場合表示過“北汽新能源會單獨上市”。
如今雖然成功上市,但首日暴跌的股價或許很難讓北汽新能源高興起來。
業(yè)內人士分析,對于北汽新能源自身而言,上市會給其帶來新的機會。
一方面,能夠幫助北汽新能源募集其發(fā)展所需的巨額資金,可以有條件投入更多的資金推進研發(fā),提升技術實力。
另一方面,上市之后企業(yè)管理的信息將更加透明,管理更加規(guī)范,對于傳統(tǒng)國企的北汽新能源來說,無疑能夠促進其管理更加現(xiàn)代化,推動其戰(zhàn)略轉型。
但也有觀點表示“北汽新能源未來堪憂”。
一位汽車分析師表示,傳統(tǒng)車企,尤其是自主品牌在發(fā)展初期背負的低端烙印,在向中高端轉型過程中會更加艱難。資本市場對這個A股新能源車第一股還不認同,對其后續(xù)的股價穩(wěn)定能力缺乏信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清新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vlxuusu.cn/kol/7738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vlxuusu.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